〔摘要〕我國商品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應用,雖然已有30余年歷史,但由生產與應用雙方缺乏勾通,施工方習慣于自拌混凝土的施工模式,加之現場監理對施工監管不力,糾紛和質量事故時有發生。本文作者提出幾點解決的辦法, 供同行參考, 希望有助于減少不應有的糾紛和質量事故發生。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 產品應用說明書 適度振搗 適時抹壓 覆蓋養護
我國商品混凝土最早出現在1978年,到2008年已達到6.9億m3/年,同比2007年5.9億m3/年增長16.9%,預計2009年可達8.0億m3/年以上。雖然已經歷30余年的生產與應用,但在工程中的質量事故和糾紛仍然不斷,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是混凝土公司主動與產品的應用方溝通不夠,沒有認真向用戶介紹產品的特性和摻用礦物摻合料的必要性;部份公司沒按用戶要求的混凝土性能來優化配合比;一切為用戶著想,把售后服務真正當作自己必盡的義務。二是作為施工方的用戶,習慣于以往用自拌混凝土的經驗來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操作不規范,工藝簡單、粗放,現場加水,施工中愈省事愈好;結構驗收時出了問題,部份監理有章不循,施工方又是合同的甲方,把責任推給混凝土公司。
自拌混凝土一般為塑性、低塑性混凝土,施工進度慢,只用四種基本材料,凝結、硬化相對較快,澆筑、攤鋪、振搗、抹壓收光等工序比較緊奏,熟練的施工隊伍很少出質量問題。即使出了問題自己消化,談不上什么糾紛。但現在使用商品混凝土就完全不同了,商品混凝土公司面對的點多、面廣,各家的要求各不相同,混凝土的組成材料再不只是四種基本材料了,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成為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外加劑中為減少坍損,混凝土不僅流動性大、凝結硬化時間較長,加之原材料的多變性及生產速度快,建筑結構型式也比過去復雜的多,多數施工隊伍一時難以適應,按傳統自拌混凝土方式施工,稍為重要一些的建筑工程就要求混凝土公司,就要求混凝土公司必須用52.5水泥,并不愿摻用粉煤灰,水泥用量愈多愈好。因此,自然糾紛不斷,而且無處仲裁。這樣既不利于工程結構的質量提髙,也不利于商品混凝土行業的正常發展,更不利于施工技術的提高。
商品混凝土發展30余年來對工程常出現的糾紛和質量事故,許多科技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積累了許多成熟的經驗,并制訂了一些規范、標準,商品混凝土的生產是有章可循的,倒是對施工工藝的監管顯得力度不夠。現就常見的幾個問題簡述如下,希望對減少糾紛和質量事故有所幫助。
一、商品混凝土是一種半成品、建筑施工中的中間產品
商品混凝土是根據與施工方簽訂的合同按質、按量、按時、并依據有關國家標準生產,供給施工方在建筑施工中的一種中間產品、半成品,它對施工中應采取的工藝是無能為力的。但它有責任向施工方當面以口頭和書面《商品混凝土使用說明書》的多種形式進行技術交底,幫助施工方根據產品的性質、不同的工程結構型式、部位,不同的氣候條件和施工方法,給產品的使用方,提供產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和應采取的施工措施,協助用戶用好商品混凝土,共同在為業主交付一項質量優良的建筑工程中,各自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 商品混凝土生產主要依據的國家標準
1、預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JGJ55-2000
3、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02
4、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6-1990
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02
6、通用硅酸鹽水泥 GB 175-2007
7、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檢收規范 GB50204-2002等等。
三、商品混凝土的一般特性
1、生產釆用電腦控制、自動計量、自動上料,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速度快。與傳統的自拌混凝土不同的是,施工單位要根據自身的勞動組織和施工的設備及材料,適量安排生產進度,以免因進度快而有關工藝措施不到位。
2、商品混凝土常常由6~8種材料組成,其中粉煤灰等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是常用的組成材料,與傳統只用四種基本材料的自拌混凝土性能存在著差別。主要表現為坍落度較大、凝結、硬化時間較長,在氣溫較低時,尤其是如此。因此,施工中要適時抹壓收光,一定要在混凝土表面泌水吸收后進行,并在初凝前后完成,以消除表面可能產生的收縮裂縫。過早的抹壓、收光是無意義的。下道工序的間隔時間較長,按規范要求要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時方可上人繼續施工。
3、商品混凝土的用水量較大,坍落度較大、混凝土澆筑后產生沉降收縮,表面易產生泌水,在有風及氣溫較高的天氣,若不及時覆蓋,水份蒸發較快,會造成混凝土因表面、收縮、脫水,水泥停止水化而起粉、露砂,甚至產生表面收縮裂縫。氣溫、濕度的不同對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有直接的影響,施工方應在工藝上要有相應的工藝措施,否則工程質量事故是難免的。
4、混凝土為保證強度、抗滲等耐久性要求,要求振搗密實成型。對樓板、屋面、地坪、路面、墊層等簿型的板狀結構,宜使用平板振搗器和拌平機相結合的成型方法。不論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搗都要求適度振搗,過振使混凝土分層,欠振都達不到密實成型的要求。過振和欠振都會影響結構的質量。
5、混凝土公司根據合同要求提供給施工方的混凝土是有嚴格的配比的,是公司試驗室根據有關國家標準經過多次科學試驗優化而制定的,生產過程中又有專人攪拌樓值班、出廠檢驗等,質量應該是有保證的。因此,嚴格限制任何人現場加水。如發現坍落度滿足不了合同規定的要求,一是施工驗收方有權退貨;二是通知試驗室人員帶外加劑到現場重新調配坍落度,以免因外加水改變原配合比設計。
6、預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國家標準的“10.1” 中規定,判定混凝土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對通用品應檢查強度和坍落度; 特制品除應檢查強度和坍落度外,還應按合同規定檢驗其他項目。規定交貨檢驗混凝土的取樣工作,應在混凝土運到交貨地點時算起20min內完成坍落度試驗;40mim內完成試件制作。并規定混凝土試樣的取樣,應隨機從同一車缷料過程中的1/4~3/4之間抽取。試塊制作與養護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操作。當施工方不具備上述檢驗條件時,供需雙方通過協商委托雙方認可的有資質的試驗室承擔,并應在合同中予以明確。結構驗收時鉆孔取芯和現場同條件養護試塊,或不按標準自做的試塊,沒有混凝土公司試驗室人員和監理三方見證,即使送交檢測中心養護的檢測結果,都不應做為評價混凝土強度是否合格的依據。
四、幾種常見混凝土結構型式和部位應釆取的施工措施
1、梁、柱、墻的施工
梁、柱、墻是建筑結構主要受力結構,也是工結驗收的重點部位。混凝土公司作為供方,一般對此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已做了重點調整。施工方在施工工藝上也應為竣工驗收做應有的準備: 應加強振搗,不過振、欠振、漏振,并加強養護。振搗時要快插慢提,觀察氣泡不再顯著發生時為好。
梁、柱、墻的養護存在著困難,灑水不易保留。成功的經驗是: 柱子在拆模澆透水后,用塑料薄膜包裏,而梁與墻的養護可用噴涂養護劑的方法。養護劑是一種高分子塑料乳液,噴涂于梁、墻結構的表面,待乳液中水份蒸發后,相當于包裹一層半滲透性的塑料簿膜,可阻止水份蒸發。利用混凝土自身多余的水份,起到自養護作用,可不必再灑水養護。
2、樓板、屋面、地坪、墊層等薄層平面結構的商品混凝土施工,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混凝土表面產生沉降、泌水。如水份蒸發較快, 匆視覆蓋養護和抹壓收光時機掌握不好,很容易產生收縮裂縫。科學試驗證明,蒸發量大于1~3Kg/h.m2,就有可能產生裂縫。如能在初凝前適時抹壓收光,既使開始已出現裂縫也會在抹壓收光時消除。在有風和氣溫較高時,應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或彩條布,或噴涂養護劑的方法,防止水份蒸發過快,加劇沉降收縮而易產生裂縫。因此,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或噴涂養護劑也是十分必要的。
3、商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
商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和樓板、地坪等平面薄層的施工類同,但要求更高。混凝土路面既是承受車輛荷載的結構層,又是要求表面在車輛在行使中平穩、安全、舒適、防滑,并能迅速排水,以及可能將噪音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功能層。因此,對道路混凝土表面的要求要更高。有人把路面工程稱為“面子工程”并不為過。
路面混凝土攤平后,為防止表面水份蒸發過快,影響表層水泥水化,通常要求要立即對其進行覆蓋,特別是大風、夏季7、8、9三個月的高溫季節更是如此,甚至要在覆蓋層上灑水降溫,防止因表層陽光幅射,混凝土因表層混凝土溫度高硬化快,形成上硬下軟的“肚皮現象”。表層的抹壓收光時,也是邊揭開彩條布,待抹壓收光后重新覆蓋好。春秋兩季雖氣溫不高,但在適時抹壓收先后,也必須覆蓋養護,規范要求覆蓋養護的時間不少于兩周。冬季氣溫低,抹壓收光時間可能延后,但覆蓋養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保溫蓄熱,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熱加速水泥水化,并防止有風和氣溫天氣表面水份蒸發過快,水泥停止水化,引起表面起粉、露砂。
4、大體積混凝土工程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2.1.10” 中的規定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預計會因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而導致開裂的混凝土,則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這種大體積混凝土在橋梁的墩、臺、樁基承臺和高層建筑的基礎工程中常遇到的一種結構型式。這種混凝土結構的共同特點是: 由于混凝土是不良導體,水泥水化產生的熱量很難散發出去,內部溫度有時高達70~80℃以上,外部溫度低,膨脹收縮不一致,形成內脹外緊的受拉溫度應力。而剛澆筑不久的混凝土,幾乎沒有抗拉能力, 勢必造成混凝土的表層開裂。解決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措施,成功的經驗是:除混凝土公司在配合比設計上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釆用大摻量礦物摻合料,減少混凝土本身的發熱量,適當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的最高溫度,減小內外溫差外,施工單位密切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科學試驗證明: 當內外溫差不大于25℃時,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表面裂縫。這是要求施工方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地區氣溫條件,按內外溫差不大于25℃的要求,對已澆筑抹平好混凝土表層采取適當的覆蓋保溫措施。在北方嚴寒地區或寒冷地區,對表面覆蓋保溫措施要高些。四川成都地區冬季相對比較溫暖,表面的保溫覆蓋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只需緊貼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水份蒸發﹚上蓋兩層草袋或一層棉氈,上面再覆蓋一層塑料簿膜﹙起防風作用﹚,并不必灑水養護。在氣溫較高的夏季,表面覆蓋層可以簡單些,但一層彩條布覆蓋防止水份蒸發過快,控制內外溫差不大于25℃是防止裂縫的關鍵。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要預設測溫孔,以便為隨時能檢測內外溫差,做到心中有數,確保萬無一失。同時,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采用大摻量礦物摻合料, 凝結硬化較慢,2~3天水化熱達到高峰, 以后逐步降溫,因此折模時間不能過早,一般最少應在一周以后為宜。有了這些措施后,足可預防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溫度裂縫。
總之,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不能單靠那一方,生產與應用必須雙方密切配方, 各盡其責,才有可能給業主交付質量滿意的工程。有關商品混凝土的理論和技術上的問題還很多,有關雜志上發表的論文不下萬篇,本文不可能一一重復論述,只能對上述幾個常見的問題,發表個人看法,希望有助于減少雙方糾紛,以避免本來不該發生的質量事故。
主要參考文獻
1. 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JGJ55-2000
3.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檢收規范 GB50204-2002
4.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規程 DB33/T1024-2005等
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由于它由固相、液相、氣相組成,所以在澆筑完混凝土后必然會產生一些氣泡。但是這些氣泡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工程的外觀,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會存在一些隱藏的風險。不過,只要相關人員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抗這些混凝土氣泡是沒有問題的!